2014年1月9日星期四

羅蘭崗臭豆腐大王

每次來都一定要吃位於香港廣場內臭到不吃不能活的臭豆腐大王: 非常美味的臭豆腐:...

羅蘭崗華人協會提供免費法律幫助

方孝偉律師針對華人熱衷的房地產提出了注意事項。他說有關房地產的糾紛主要是合約的問題﹐即租房﹑買房和裝修的合約。因為承包商(General Contractor)提供的合約通常比較簡短﹐不能照顧到各種情況。因此他提醒大家注意搞清合約所規定的對方當事人的情況﹐如公司規模﹑有無責任保險等﹐再就是合約所規定的價錢﹐以及履行合約的日期。如果規定了超期罰款﹐則承包商一般不會拖延完成工程的日期。 家庭法和民事訴訟法專家余戴靈章特別澄清了一般人對長期分居即離婚的誤解。她說分居多久都不能算離婚。而辦理離婚時﹐法官不會考慮雙方誰對誰錯﹐而只是規定財產的分配。對于民事訴訟案件﹐她特別提出了追溯期的問題。一般口頭合約的追溯期有2年﹐書面合約的追溯期是4年﹐而交通事故的追溯期只有1年。如果出了事故不及時向法院提出訴訟的話﹐過期就無效了。 林英郎律師講解了成立公司時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一般人們成立的有限公司股東所要承擔的責任是有限(如不會因公司負債而沒收你的私人財產)﹐但條件是你要遵守開公司的規則(bylaw)﹕例如要履行每年的股東會議﹐不要公款私用等等。 楊羚律師則對華人較關心的移民問題做了簡要介紹。她特別提請大家注意﹐申請綠卡或公民有一個重要條件是在5年之內無道德罪(輕罪可獲豁免)。對于非法移民在街上因車禍或其它事故被警察拘留﹐如果身上無有效證件﹐警察一般不會把你送交移民局。因為地方警察一般不與聯邦政府直接打交道。她還提到移民局因綠卡或公民的背景調查過長而遭到眾多申請人的起訴。因此它在去年12月宣佈即使對其起訴也不一定會有特別處理。楊律師根據自己的經驗說現在只有一半提出起訴的案件得到特殊處理。 在七位律師分別做了簡要發言後﹐他們開始分散到Toyota大廳的各處向聽眾提供一對一的免費法律咨詢。 羅蘭崗華人協會是成立于1990年的非營利組織。協會成立後舉辦了各種服務于社區的活動。此次法律咨詢是在社區成員的要求下舉辦的﹐得到了Puente...

Boiling Point Restaurant Rowland Heights 羅蘭崗 沸點臭臭鍋

Boiling Point Restaurant  洛杉磯 羅蘭崗 沸點臭臭鍋 Rowland Heights 1370 S Fullerton rd #102 Rowland Heights 9174...

羅蘭崗潮樓酒家

羅蘭崗潮樓「避風塘」金招名菜 歷久彌新 「客家木桶清燉雞」香醇鮮美道地客家農村味 不惜成本「滷水鴨拼豆府腐」真材實料酬賓$2.99 羅蘭崗的潮樓潮粤海鲜酒家在東聖蓋博谷區執潮粵菜係牛耳近十年歷史,經久不但不衰而且越來越興,與南加同屬「避風塘飲食企業」旗下的兄弟餐館,鼎足而立,讓潮州菜的黃金招牌,─「避風塘」越洋來美國仍然光芒四射,超越群倫。 潮樓潮粤海鲜酒家讓東區的濤客不但就近可以嚐遍「潮粤」招牌名菜:「避風塘炒蟹」、「避風塘招牌雞」、「滷水鴨拼豆府腐」、「豬頸肉炒菜心」、「潮式小炒」以及使用新鮮雪魚入味爽滑細嫩的「潮式魚鍋」等,副總裁馬樹榮說,這些知名菜色幾乎來者必點,因此形成日日進貨,日日新鮮的優質循環,這也是這些金字招牌名菜能久盛不衰的原因。 以「滷水鴨拼豆府腐」為例,那出名的滷水鴨肉質鮮甜,纖維口感細嫩,是一般餐館鴨肉肉質緊密所不能比擬,經理Sunny 透露那是因為他們採用未經雪藏,當天宰殺的新鮮鴨,才能有這種鮮甜口感,正所謂「不惜成本、真材實料」,如果你想品嚐一下這道潮州滷水名菜,得把握時機,潮樓潮粤海鲜酒家正用它當酬賓,中餐每盤「滷水鴨拼豆府腐」僅價$2.99,貨真價平得連提燈籠都難以尋著。 另一道金字招牌是「避風塘炒蟹」,由金蒜濃香托捧的香脆肉蟹,是在羅省牌排名屬第一的潮粵海鮮名菜,除了火候炒鍋功夫了得之外,成為名菜的秘訣是使用百分之一百的新鮮生猛活蟹。這也是「避風塘海鮮日日新鮮」的訣竅。而且同樣的酬賓惠客,「避風塘炒蟹」每磅僅收$2.99,賣價便宜過市場的鮮蟹食材,避風塘師大的手藝與配料則完全奉送,難怪點菜率久居避風塘之冠。 除了這些酬賓名菜之外,「客家木桶清燉雞」目前也是潮樓潮粤海鲜酒家最叫座的客家名菜之一。客家菜與潮、粵兩菜系在廣東共為三大主流菜系之一,「客家木桶清燉雞」...

2014年羅蘭崗夜市跨年晚會

2012年羅蘭崗跨年麻雀王比...

洛杉磯移動房華人爆發大抗爭!

2013年5月4日,洛杉磯華人聚集區之一的羅蘭崗爆發華人為主的抗爭大遊行。 這裡發生了驚人的事件!簡易房屋主不斷收到勒索、攻擊、壓迫、虐待,掠奪行為甚至有警察在場,有個案表現企圖謀殺。司法用於保護民主和人權了嗎,還是支持納粹法西斯主義行為? 請所有的人做出判斷吧!                               羅蘭崗簡易房居民將起訴土地投資人 視頻: http://youtu.be/mpnMdyLOp6w  https://www.facebook.com/MRA1441 150名居民和工會、學生會支持者代表在園區管理處集合,參加者中有二十多名超過7旬的老人。示威者高舉訴求標語寫著:反對壓迫、降低地租、保衛家園、和平友愛、人人有房住、打倒法西斯統治、將罪犯繩之以法。隊伍高呼口號,繞園一周,在經理家門口少時停留後走上街頭,在園區進口和Colima/Nogales交口示威。口號陣陣,群情激昂;喇叭齊鳴,路人廣泛支持。有英文媒體專門進行了採訪。 158號李姓老人95歲了,雖不能上街,但是在園中慰問遊行者。他在園內居民會議上控訴公園為阻止人們聚會,妻子被誣陷教人跳舞收錢,而取締居民聯歡的活動,妻子從而壓抑而失去健康;其女兒曾做過傳道人,與管理員爭執後被送進精神病院,進而發生憂鬱症。老人說住在這個園子如同坐監獄。 282號楊姓老人86歲了,坐着輪椅帶十多位老少家人遊行。她家人居住遠,照顧她的人不得不住在她家,而公園只允許照顧她的人住,不許照顧者的先生住,趕走了照顧者,還逼迫老人交4千多罰款,留下老人自己生活。老人兒子來看望她時,汽車暫停在路邊,拖車公司把車吊起來就要拖走,他兒子和孫子上來制止,拖車者叫公園來人,公園又叫警察來,強行把車拖走,逼迫老人繳費400多元才能取車。 213號92歲林姓老人的汽車有殘疾證,在門口停一刻上下人,火都沒熄滅,拖車公司衝上來就掛上要拖走,老人撲在車上制止,拖車人不顧一切地開跑,門鑰匙還在汽車裡,家門都進不去,取車時還被逼迫要交現金。老人飲食已經不能自理,需要在門外放個沙發。公園來信要強行搬走,居民互聯會發起人告訴公園,鄰居沒問題,要求停止騷擾。因為憎恨互聯會,這件事反而激起公園的報復,來信變本加厲,要求老人把原有的小桌也都要搬走。 12號楊姓老人曾是尼克松政府的高級內閣,曾為尼克松緩解中國關係作出無可替代的作用,這個歷史情節因為涉及諸多敵人的迫害原因,直到今天老人孤獨生活,身心失去健康後才對鄰居公佈。他家石子鋪的後院長出幾顆雜草,公園管理處派人去清後收50美元,老人斥責公園強盜行徑,公園找老人言語的把柄叫警察把老人扣上手扣,壓進精神病院,那裡的食物不夠,第三日老人三次摔倒,第三次時他以為如果爬不起來就不再能爬起來了,他祈禱後,終於站立起來,也從此活了過來。 122劉姓老人的車被搶走到園子的進口,司機綁緊時有機會付現金,才把車幸運地留下來。她喜歡種植,管理員幾次發信要她拆掉後院的植物架,老人捨不得,報告給互聯會,管理處更加嚴厲命令她帶講中文的人去辦公室見面,給老人帶來很多恐懼和磨難。 210號2004年搬進來一直沒大事,直到2009年管理員發狂辱罵屋主達10分鐘,之後就接到無數來自管理處威脅違規的信件,要求修理後院、刷房子、改造車道等。噴漆後管理處刁難顏色不對,按管理處的要求再次油漆後,管理處有要求改造對任何鄰舍都毫無影響的pvc管路,一個接一個的信件都帶有“如30日不完成會導致被驅逐”的威嚇字眼。鄰居報告說管理員有意敵視房主,加速開電瓶車衝撞過來,房主被迫跑開躲避,除了處處刁難,還大聲斥責房主,給房主的精神磨難導致車禍發生。不得已廉價出售後搬走了。219號、290號都有類似情況發生被逼逃離;290的房子被公園奪取。據反映,這樣的案例在這公園不勝枚舉。英文好並跟管理處有關係的人在門口陽台隨意堆放東西,偏偏對待新移民和少數族裔如同眼中釘,蓄意報復和迫害。 133號互聯會組織人通知公園管理處2月2日週六開居民會,公園卻要求簽署內容多處違法侵權的預訂單,組織人拒簽後,辦公室故意以搞清潔為由,鎖上所有公共場所的門阻止開會。而常規清潔是週四,設施內整天也沒有人清潔。組織人發出法律信,公園在接下來的週六中國年聚會上獻殷勤。組織人繼續組織互聯會,公園見賄賂不了就打擊報復。公園的律師發出7天通知,如果組織者不在7天內搬走門口的鞋櫃和小桌,以及恢復改造車位從三輛到停一輛,就要被履行60天驅逐程序。這樣的恐嚇信是在互聯會成立的前天2月22日收到。辦公室的7天通知已經發過四次進行恐嚇了。 園中327戶居民大多數都是華人新移民,幾乎沒人看得懂英文契約。公園不間歇地增加收取租金,許多人家租金已經超過一千美元。公園經常刁難買房的新戶,要搬走的居民賣不掉房也交不起租就要被扣押;孤獨的老人家去世,房子就歸公園所有了。137號的老年丈夫要求妻子加入房產的共同擁有人,公園以妻子收入不穩定為由拒絕。 據了解,美國移動房公園園主協會為搜刮窮人,制定若干違憲的條例甚至法規,導致移動房社區普遍存在侵權違法的行為,移動房社區像個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這次華人運動,似乎是揭開美國移動房天窗戰役的開始。 提供者:羅蘭崗移動房居民互聯會 請詳見facebook.com/kenjmeng部分遊行圖片。 民事部分一:契約和地租  ...

内陆地区住商成本低 移民新考量

「30年前,羅蘭岡對大部分居住蒙市的華裔而言,還相當遙遠」,30年後,不僅聖蓋博谷東區飽和、商場林立,華資商家更紛紛越過71號公路、15號公路逐步東進。除內陸地區人口增加,結構變遷外,部分投資者認為,內陸地區「房租便宜、開銷低,成本自然降低」。  翻開華裔東移史,房地產從事人士說,「當年羅蘭岡附近通通是空地」,但1980年代左右,華人一窩風搶進,如今整個東區「三步一超市,五部一華資商場」。 自1990年代開始,華裔腳步逐漸越過57號公路向東,開始進軍奇諾、奇諾岡,該區的地段也逐漸從「原始牧場」,變成一家家新興商場、住宅區。包括大華等華資超市,也搶先一步在2007年成立,帶動鄰近商圈進駐華資商家,如今包括知名小火鍋店、麵包店等華資商號,華資銀行、保險、醫療等陸續進駐,儼然成了新興華裔商圈。 2000年開始,華裔再度越過71號,向15號前進。地產經紀表示,包括科洛納、庫卡蒙加牧場,近年來都是海外投資客考慮的投資範圍之一,不少原本住在聖蓋博谷地的民眾,也多有「離開繁華,遠離塵囂」想法,搬到郊區養老。地產經紀說,許多華裔喜愛新房,衡量華裔聚集區「價格貴、新房少」,一些年輕夫妻或新移民,便向東考量據點。 人口逐漸東進,該區的商圈也逐步形成,其中,2010年庫卡蒙加牧場華資超市進駐後,幾年下來「台灣小吃、火鍋店、麵店、華資銀行」等,也陸續遷入商場內。華資超市也即將在科洛納成立分店。 事實上,商家除「逐人群而棲」外,成本考量因素,也讓他們「眼光向東移」。&nbs...

洛杉磯亞裔人口猛增20% 移民率最高

調查顯示,在洛杉磯縣總人口增長停滯不前的情況下,亞裔人口猛增,已經接近150萬、居美國之首,其中又以華裔最眾,佔四分之一以上。圖為洛杉磯一華人超市。 【看中國2013年09月28日訊】洛杉磯亞美公義促進中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Los Angeles)9月25日公布亞太裔人口調查報告,顯示在總人口增長停滯不前的情況下,洛杉磯縣亞裔人口猛增,已經接近150萬、居美國之首,其中又以華裔最眾,佔四分之一以上。這些亞裔大部分在海外出生,超過三分之一英語有限。亞裔移民的歸化率高於平均水平,但是登記選民和投票率卻遠落在其他族裔後面。 亞裔人口增長速度是西裔兩倍 報告的主要數據來自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亞裔人口增長率達20%,超過所有族裔,是拉丁裔的兩倍,而洛縣總人口增長率僅為3%。其中非台灣華裔增長了21%,總數超過40萬3千,是亞裔中最大的一族。台灣華裔增長了8%,總數超過4萬5千。 目前洛縣亞裔占人口比例為15%,排在拉丁裔(48%)、白人(28%)之後,成為第三大族裔。 亞裔是洛縣移民率最高的族裔。統計顯示,洛縣亞裔人口64%出生在海外,有近92萬是移民,四分之一是2000年以後進入美國,高於其他任何族裔。 在2000到2010年間,有31萬持綠卡亞裔定居洛縣,最多為菲律賓人,達84,659人,中國人其次,有71,563人。與此同時,洛杉磯法庭處理了1萬5千個移民遣返案件,超過任何美國城市。大約有6,500人被遣送回中國,2,500人被遣送回印度尼西亞。 至於洛縣亞裔中有多少是非法移民,還沒有官方統計,但報告估計至少有13萬。 目前洛縣亞裔人口數超過半數的城市或直轄區有:蒙特利公園市(68%)、核桃市(66%)、喜瑞都(65%)、聖蓋博(62%)、柔斯密(62%)、羅蘭崗(61%)、亞凱迪亞(61%)、天普市(57%)、聖馬力諾(56%)、鑽石吧(55%)、阿罕布拉(55%)、東聖蓋博(52%)、南聖蓋博(52%)。此外,洛杉磯市是亞裔人口最多的城市;聖克拉里塔市(Santa...

2014年1月6日星期一

羅蘭崗教育廣告

羅蘭崗奧法教育學院廣告 ...

羅蘭崗牛津中學

...

Pages 101234 »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belt buckles